地处戏剧大师曹禺故乡的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,原为潜江市花鼓剧团,成立于1956年。1993年升格更名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。2006年,荆州花鼓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花鼓剧院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。2011年,花鼓剧院被确定为国有公益性事业单位——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。2023年,更名为湖北省荆州花鼓戏剧院。拥有国家一级演员4名,国家一级作曲1名,各类副高级职称11名。
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,剧团创作现代小戏《拦花轿》为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。1975年移植现代戏《平原作战》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。1984年创作大型现代戏《家庭公案》晋京演出引起轰动。1990年根据曹禺名著改编创作大型花鼓戏《原野》进京(进中南海)演出。1996年《原野情仇》再次晋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演出,并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石油部进行专场演出。2006年赴德国演出成功。2007年,由4名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、孙世安、李春华、吴培义演唱的花鼓戏经典唱腔被央视录制成专集在黄金时段播出。此批唱腔已被制作成卡拉OK DVD,在全国出版发行。2009年,以华中师范大学花鼓戏大专班青年演员为主演队伍的大型现代戏《生命童话》,被选赴杭州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比赛。2010年,该剧再次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台地方戏,被文化部选调广州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。2012年,改编传统剧目《情缘》入选首届湖北艺术节比赛演出。2013年,吴培义携移植传统剧目《赵氏孤儿》应邀赴英国参加《寰球舞台演出中国》国际学术交流会。
近30年来,共有30余台戏(次)和100余人(次)分获国家、省、市各级艺术奖励。《家庭公案》获文化部特别奖。《原野情仇》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、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优秀演出奖、中国文华新剧目奖。《生命童话》获中国文华优秀剧目奖和文华剧作奖、文华导演奖、文华舞美奖及湖北省优秀剧目(金)奖。花鼓戏《情缘》获楚天文华大(金)奖。胡新中、李春华双获中国戏剧梅花奖。孙世安获中国文华表演奖。丁明安获中国艺术节表演奖。马红丽、佘鸿传、傅潜芬获楚天文华表演奖。杨礼福获湖北省音乐创作一等奖。倪汉清获楚天文华导演奖。杨礼军获楚天文华音乐创作奖。潘兰平、吴文军、刘金娥、王庆艳、刘丽萍获湖北省牡丹花戏剧奖。谢婷婷获全国青年演员艺术比赛二等奖。答沙获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表演一等奖。
剧院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。1984年首获文化部嘉奖。1985年被定为湖北省重点剧团。1986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“把艺术奉献给人民的好剧团”称号。1990年再受国家文化部表彰。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“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2006年剧院党组织被中组部命名为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连续数十年获湖北省演出先进集体。
荆州市实验花鼓剧院,其前身为洪湖县京剧团。随着戏曲市场转移,成立洪湖花鼓剧团,并招收38名学生全部送入荆州戏校学习,1989年毕业回团。于是,一个行当齐全、队伍年轻、台前幕后演职人员配备整齐、阵容强大的专业演出团体开始誉满江汉平原。2002年升格为洪湖荆州市实验花鼓剧院,成为荆州市文艺战线的主力军。
剧院坚持常年深入农村演出,曾连续七次被评为全省“百团上山下乡”先进单位、“全省十佳剧团”、“服务农民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服务基层服务农民优秀艺术院团”、“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”等称号。
剧院坚持“两为”方向,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了好的成绩。数名演员先后获得过“全省青年演员比赛金、银奖”和“牡丹花戏剧奖”;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《洪桥别》、《不沉的湖》、《九哥闹湖》和新编历史剧《送礼记》,分别获得“探索杯奖”、“金杯演出奖”、“全省优秀剧目展演奖”、 编、导、演、音、美多项大奖和荆州“五个一工程奖”等荣誉。
剧院生产传统、现代、保留剧目50 余台,为朱镕基、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过。每年戏曲演出近260场,深入田间地头送戏到观众家门前。为开拓演出市场,和洪湖蓝田公司合作,成功推出系列情景剧《洪湖赤卫队》,每年演出近600场,成为红色旅游文化品牌。参加了电视剧《一代帅才段德昌》、《洪湖赤卫队》的拍摄。多次参加过央视娱乐节目的创作和演出,并随时编排综艺节目长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抗洪救灾精神。
1986年11月,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《海峡情》应全国政协之邀晋京演出登上了首都的戏剧太舞台,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丕显、陈再道、屈武、雷洁琼及知名人士王光美、贺敬之、平杰三、童小鹏、贾亦斌、王遐举和著名戏剧家刘厚生、郭汉城、吴祖光、王玉珍、刘长瑜等观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员,感谢剧团给首都人民送来了一台“海峡两岸骨肉情深的好戏”。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北京日报》、《解放军报》、《工人日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等二十余家权威报纸纷纷撰文赞誉《海》剧演出成功,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续播放、播送了演出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,每逢中秋佳节之际,中央电视台连续向海内外播放《海》剧全剧,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。省、地、县分别作出决定重奖剧团,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。在省、市戏剧汇演大赛中,《海》剧分别摘取了创作、演出、导演、音乐、舞蹈、主演的金、银桂冠,并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“五百场演出大奖”。继《海》剧创作演出成功后,新编历史剧《柳直荀》、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少儿戏剧《晶晶的梦》、反映禁赌斗争的现代剧《她等待多久》、讴歌政法战线英模人物的《普通法官》(后改名为《生命的呼唤》与《雁南飞》),一次又一次地让剧团走上领奖台,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作出了新的贡献。
全团干部和演职人员为了振兴荆州花鼓、繁荣戏曲舞台,勇于改革、奋力拼博,长年累月坚持送戏下乡进行日常演出。《海峡情》、《站花墙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血溅乌纱》、《柳明月》、《楚官恨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同根异果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为了孩子》、《周仁献嫂》、《清风亭》等数十个保留剧目久演不衰,每年演出逾240场,观众人数达50万之数,演出收入创全省同行业之冠,足迹遍及江汉平原和湘鄂两省。剧团连续十年获全省“百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先进集体”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,被誉为“江汉平原一朵鲜艳的出水芙蓉花”,与天门、潜江、仙桃等市级剧团并驾齐驱,在省内外享有盛誉。
曹市荆州花鼓剧团成立于1979年10月,现有演职员工32人,服装、道具等固定资产20多万元。
三十多年来,剧团排演了各类大小剧目100多台,其中自编自演《三珍嫂开馆》、《陈金苟出山》、《新路》等现代戏8台,新编新创《螺虾姐妹》、《鲁工冤案》、《审双鳝》等古装历史剧目12台。剧团创作的剧目、节目多次在省、地市文艺汇演中获奖。1996年,剧团首次被湖北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厅、省财政联合授予“全省农村文化先进集体”称号。剧团唱响了洪湖岸边,唱响了江汉平原,足迹遍及湘鄂两省,24个县市、180多个乡镇村组,累计演出万余场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
目前,曹市荆州花鼓剧团在曹市镇委、镇政府的领导下,正淋浴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,不断优化组合演出队伍,不断添置更新演出设备,不断提高戏曲演出技能,逐步完善和壮大自己的文化表演团体,逐步成为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、繁荣城乡基层文化市场的生力军。